郯城融媒讯:为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探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促进生物教师的专业化发展,3月20日,郯城县初中生物“教学评一体化”研讨会在郯城县博雅学校顺利举行。会议由郯城县教研室生物教研员诸葛堂英组织并主持,全县八年级生物教师,郯城县初中生物名师工作室成员共同参加。
会议伊始,泉源中学的徐义老师执教七年级下册《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一课,徐老师将大气中气体和我们呼出的气体,进行对比,设置导入情境,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随后,徐老师采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式,结合实物、模型、动画、视频等形式把本节课的各个难点进行突破。
博雅学校徐小伟老师执教的八年级复习课《人体的呼吸》,以肺部CT片导入,体现了新课标生命观念、态度责任的核心素养。在复习环节,实物羊肺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体验,贴合新课标中对科学思维、探究实践的要求。
专题报告环节,马头三中的杨红中老师从课前准备工作、课堂教学过程、教-学-评一体化、有效进行教学反思四个方面,分享了三中生物教研团队在生物教学中的优秀做法。如课前不仅要研究教材、课标,还要研究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再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做到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过程,杨老师强调了导入的重要性,并以《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这节课的导入为例,分享了自己的导入方法;在生物实验方面,他主张通过动手实验获得对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实体验。
博雅学校的郭兰子老师以《三月不负春光,让生命走进课堂》为题,从备课、磨课、讲课三个环节,分享了在新村中学讲授的《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一课的心得体会,特别是在备课环节,她从研究课标、搜集资料、准备素材、设计课间、导学案设计和教案设计六个步骤,完整地呈现了一路走来的备课历程。
博雅学校孟海超主任对两节课进行总结点评,并结合自身教学实例,围绕学科素养提升,如何落实新课标等问题,引导老师们思考如何将“教、学、评”这三种力量汇聚于“学习”这一关键词,聚焦学习中最实质的表现行为,让课堂更高效,让每一个孩子发展更广阔。
实验中学谢琪琪老师对两节公开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她认为两节公开课,课程的主线清晰,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课堂中都有深挖新课标,表现为一课堂注重情境教学,关注学生的认知状态。从学生的认知出发,由学生总结出结构和功能,进而构成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的结构与功能观。
育才中学的徐元舟老师也对两节公开课进行了精彩点评。这两节课环节完整,逻辑清晰,课堂既真实又高效。无论是徐义老师课堂上的热情四射、对知识点的把握、对课堂的驾驭,还是徐小伟老师课堂上清晰的思维对课堂环节的紧紧相扣,对知识的精准点拨,都是各位同仁学习的榜样。
最后,郯城县教育和体育局生物教研员诸葛堂英带领参会老师重新系统解读学习了新课标,并对此次研讨会进行总结和强调。她指出,“教学评一体化”作为新课标的重要内容,要求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三者互相协调,合理地运用到课堂中。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重视学生基本技能的学习,如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等。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远。本次研讨活动,有效地推进了“教学评一体化”在课堂实践中落地生根。郯城县的生物教师们将继续在新课标的引领下,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师生的“评”相互融合,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提升师生学科素养,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基赋能。
打开“郯城首发”看评论